top of page

蚊子蚊蟲

蚊子蚊蟲僅雌蚊會傳播疾病。雌蚊因其尖銳的口針,插入人體皮膚微血管內,吸取血液,而血液內的病原體也就一起進入蚊蟲的體內,病原體進入後開始大量繁殖,而後進入唾液腺內,當雌蚊叮咬另一個健康人時,需吐出口水,口水內含有抗擬血劑,避免血液凝固,大部分的病原體(病毒、瘧原蟲等)就隨著口水直接注入人體,而使人生病,但是感染絲蟲病的病媒蚊並不直接將絲蟲注入皮膚,而是具感染力的血絲蟲幼蟲會鑽破蚊的下唇跑出,爬到寄主的皮膚上,經由蚊叮咬的傷口或其他傷口進入皮膚內。所以絲蟲幼蟲對乾燥極為敏感,如不及時自傷口進入,則很快死亡。在台灣由蚊蟲傳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熱、日本腦炎、瘧疾(目前僅境外移入病例)等。蚊子生物學 蚊的特徵: ‧口吻細長 ‧翅有鱗片 ‧幼蟲有完整的頭殼 ‧幼蟲有一對氣孔在第八腹節的背面生活史

生活史:蚊的發育為完全變態及經四期,即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。

image.png

孑孓.jpg

​孑孓

蛹.jpg

成蟲.jpg

成蟲

蚊的生活習性

1.

交配:

有多種雌蚊必須在變為成虫後一至二天才交配。雌蚊一生中多僅交尾一次。

2.

食性:

通常只有雌蚊才吸血。雄蚊以植物汁液為食糧。有些蚊種嗜吸人血,而有些則嗜吸動物血。

3.

產卵:

大多數的雌蚊在產卵前都必須吸一次血,以供卵的發育。孳生地一般可分為(1) 永久或半永久性的積水 (2) 流動的水 (3) 暫時性的孳生地 (4)各種積水容器等。

4.

棲息:

成蚊在羽化後,會在孳生地附近停留數小時。外棲性的蚊種,在夜間吸血前後,亦可能短時間的在室內停留。

5.

散佈:

蚊虫散佈之目的,在於覓食、找尋適當的棲息所、求偶交配、及雌蚊的產卵。牠們可藉其正常的飛行、氣流或車船而到達不同的地方。

6.

冬眠:

有些蚊(如大多數的班蚊和庫蚊)是在成蚊期冬眠。有些瘧蚊是在幼虫期冬眠。而線蚊則在卵期冬眠。

7.

壽命:

  1. 一般來說,雄蚊只能生存一週,雌蚊能活2~3星期。

本公司所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及環保署核准之安全殺蟲劑無污染、安全、低毒、無臭、廣效、環保,世界先進國家廣泛使用。

bottom of page